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

塑料加工企業的“綠色”生態轉型典範


曾經的塑料加工專業村,如今綠意盎然;過去的塑射出加工料加工塑膠加工大戶,變身為家庭農場主;村民們再不為塑料污染而鬧心,干部們也不用為治理小塑塑膠射出料污染而焦頭爛額……保定市望都縣趙莊鄉這一系列變化,源於“綠色”轉型之路。

  趙莊鄉位於107國道附近,轄18個村。小塑料加工一直是該鄉的主導產業,是農民主要就業渠道。“搞塑料確實能掙錢,但是太污染環境。塑料垃圾處理是個大問題,一般就是燒,濃煙滾滾,污染空氣,而且還污染水。”該鄉村民耿樹林說。因塑料污染引起的糾紛、要求取締塑料粗加工的呼聲如同一塊巨石,壓在該鄉各級干部心頭。
  
  既要保護環境,對小塑料企業堅決取締,又要做好服務,引導從業人員轉產致富,實現從“小塑料”到“大綠色”的質變,推進“綠色”崛起——趙莊鄉黨委、政府對此進行了冷靜思考。
  
  從2013年初開始,趙莊鄉通過宣傳引導、上門服務、疏堵結合等一系列舉措,全鄉500多家塑料加工戶被關停取締。
  
  曾經的小塑料生產加工,帶動著大量閑散勞動力實現就業。甚至村裡的老人和婦女,平均每天掙六七十塊錢。被“砍”後,這批人怎麼辦?大批的塑料就業人員流向哪裡?
  
  趙莊鄉鄉長戴磊對此有自己的想法:“曾經的塑料老板大都有一定的資金積累,並且有管理經驗和市場意識。按照國家的環保政策,趙莊鄉必須要走‘綠色’生態之路,關鍵就是如何發揮這些能人經濟引領作用,引導他們參與農村土地流轉,發展家庭農場,進行特色養殖、種植,幫助他們發展綠色項目,帶動農民就業。”
  
  在北張莊村蓮藕種植基地,滿眼綠波蕩漾,基地高增立介紹,他以每畝地1000元,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15戶的65畝地。除去種子和種植成本,每畝純收入在1萬元以上。忙碌的時候能用工30多人,既幫助了他成就事業,還帶動了農村閑散勞動力就業。截至目前,該鄉已經有90多家小塑料企業轉產從事養殖業、種植業等“綠色”產業。
  
  為促進轉型升級,保障“綠色”生態,趙莊鄉一方面結合望都縣省級經濟開發區北區項目建設,發展特色農業,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。以加工速凍水果、蔬菜及水果罐頭、果醬為主,以基地加農戶的模式,實施產供銷一體化,年產量10000多噸,帶動農民收入2000萬元,僅一條加工生產線就可實現300多人就業。年產菊花21萬朵,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。
  
  另一方面,趙莊鄉積極引導群眾塑膠零件發展櫻桃、蓮藕、葡萄、山楂、草莓種植和雞、羊、水貂等養殖業,已經發展家庭農場100多個,正逐步形成以土地流轉為基礎,專業大戶、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。“發展關鍵在於找准路子、突出特色。更重要的是追求有效益、有質量、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。”趙莊鄉黨委書記李鵬說。


博主好站推薦:氬焊機,陽極處理,電鍍,硬陽處理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